日期:2025-08-23 05:46:00
从世界大港的繁忙码头到深海探测的科技前沿,从生态湿地的候鸟天堂到耕海牧渔的现代牧场,南沙不仅是千年商都拥抱海洋的“黄金跳板”,更是粤港澳大湾区经略深蓝的战略支点。
上一篇我们一起了解了南沙“海洋三部曲”——海域、海岛与海岸线。今天,我们将从产业经济发展的角度继续解读海洋,走进海洋经济的星辰大海,看南沙如何将海洋资源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澎湃动能,朝着建设全球领先的海洋之城快步迈进。
巨港领航:通达全球的黄金枢纽
谁曾想二十年前的滩涂地,如今能成为华南地区最繁忙的港口。南沙港,正以震撼的数据刷新着全球航运版图。
依托天然深水良港的优势及多轮国际航运枢纽建设规划,南沙港区已建成20个5万—20万吨级集装箱泊位、7个汽车滚装泊位、9个粮食及通用泊位。智能码头的“黑科技”令人惊叹:无人驾驶的导引车沿着北斗轨迹穿梭,5G远程操控的岸桥精准抓取集装箱,我国首例全自动化码头在此诞生。
南沙港区自动化码头。
2024年南沙港区集装箱吞吐量突破2000万标箱,外贸集装箱吞吐量超1000万标箱,稳居全球单一港区前列。依托207条通达全球的航线网络(其中172条为外贸航线),南沙港不仅是“一带一路”共建国家的重要门户,更成为国产汽车出海的核心枢纽。滚装汽车吞吐量近55万辆,比亚迪、小鹏等品牌从这里驶向全球。
港口的繁荣催生临港经济蝶变,港区后方250多万平方米的物流仓库群支撑跨境电商进出口额达460亿元,稳居全国综保区首位。
南沙港区汽车滚装码头。(图源:南沙发布公众号)
产业突围:海洋产业集群的硬核崛起
以港促产。港口的崛起,为南沙海洋产业丰富了想象。
依托珠江出海口优越地理位置以及丰富的海洋资源,南沙海洋产业集群硬核崛起。2024年南沙区海洋产业生产总值占GDP比重20%左右。区内海洋经济活动单位超4300家,海洋交通运输业、海洋船舶工业、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、海洋旅游业成为南沙区海洋主导产业。
以龙穴造船基地为核心的4.3平方公里高端船舶与海工产业集聚区内,强势集聚了广船国际、黄埔文冲等多家企业,形成558万载重吨产能。亚洲最大功率海底管缆机器人“金牛座”、首次实现国内向海外商业化出口的“凤凰座600”深海机器人、我国首艘海洋级智能科考船“同济号”等一系列“南沙造”海洋高端装备,彰显南沙“海洋智造”从跟跑到领跑的跨越。
我国首艘海洋级智能科考船“同济号”。
科技深蓝:“国之重器”的诞生摇篮
在南沙,海洋科技正突破天际线,向深海挺进。
这里是海洋科研的“国家队”战场: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首艘大洋钻探船“梦想”号在此入列,习近平总书记致贺信点赞这一国之重器;落户我国海洋领域首个国家实验室——崂山实验室广州基地、我国海洋能源领域首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——天然气水合物勘查开发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等“国字号”平台;成立10亿元海洋科技投资基金为创新护航。
以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(广州)为龙头、冷泉生态系统大科学装置和“梦想”号大洋钻探船为核心、超30个海洋领域研究机构及平台为支撑的“1+2+N”海洋科创平台体系基本形成,持续孕育着深海探测、海洋生态等领域的前沿突破。
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首艘大洋钻探船“梦想”号。
耕海牧渔旅:蓝色经济的多元绽放
在南沙的咸淡水交界处,一场“蓝色农业”的变革悄然上演。
黄油蟹产量占全国50%以上,“中国黄油蟹之乡”的美誉响彻全球;南沙青蟹、鳗鱼、小虎麻虾等特色水产实现从鱼塘到餐桌的“1小时鲜品配送圈”……
南沙地处珠江入海口,是西江、北江、东江三江汇集之处,海域咸淡水交汇,渔业资源丰富,繁育着种类繁多的咸淡水鱼虾蟹类。依托优越的咸淡水自然环境,南沙“鲜”味正走向全球。
耕海牧渔,南沙向装备要空间。全球首艘三文鱼养殖工船“苏海1号”在南沙交付,深远海养殖助力“三文鱼自由”;国内最豪华的养殖旅游一体化平台“闽投惠安1号”在南沙启航驶向深蓝,实现“渔旅融合”新场景。
海洋旅游业同样焕发活力。“滨海之城”“邮轮之都”“海上看南沙”等海洋文化IP加速打造,邮轮母港免税购物、湿地观鸟、慧谷滨海骑行成为网红打卡项目,2024年接待游客5836.81万人次,同比增长99.55%,南沙国际邮轮母港累计运营28个航次,验放出入境人员超14万人次。
南沙国际邮轮母港。
站在“十五五”规划起点,南沙的海洋经济蓝图令人心潮澎湃。投资145亿元的南沙港五期工程开工在即,预计新增670万标箱通过能力;龙穴基地将继续主攻科考船、深海养殖装备等高端智造;“梦想”号大洋钻探船、冷泉生态系统研究装置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,将助力深海深空深地资源勘探与成果转化。
从港口巨轮的汽笛声到湿地候鸟的鸣叫声,从深海机器人的机械轰鸣到现代牧场的渔歌悠扬,南沙正以“湾区之心”的担当,演绎着海洋经济的多元魅力。无论是打卡“羊城八景”之一的“南沙旭日”,还是探秘全球首艘养殖工船,这片热土都在诉说着向海图强的时代故事。
当我们站在粤港澳大湾区的几何中心,望向波光粼粼的伶仃洋,看到的不仅是万顷碧波,更是一座城市与海洋共生共荣的无限可能!
【互动彩蛋】
打卡指南:探访南沙湿地观鸟、体验邮轮母港免税购物、在慧谷超级堤骑行观海。
舌尖盛宴:品尝南沙黄油蟹、鲜鲩鱼生、深海三文鱼,感受“朝捞夕至”的鲜味魔法。
科技探秘:参观广州海洋实验室、深海智人展厅,近距离接触“国之重器”。
撰文:余妍玲
供稿: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南沙区分局、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
图片:南沙融媒体中心
配查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